全国服务咨询热线:

13913028277

当前位置:首页  >  技术文章  >  嗅觉分析仪可对复杂气味进行快速识别与模式分析

嗅觉分析仪可对复杂气味进行快速识别与模式分析

更新时间:2025-08-25       点击次数:58
   在食品品质评价、环境气体监测、医疗诊断(如呼气检测)及日化产品研发中,嗅觉分析仪(又称“电子鼻”)作为模拟人类嗅觉系统的高科技设备,通过多传感器阵列对复杂气味进行快速识别与模式分析,将主观“嗅感”转化为客观数据,成为现代感官分析的仪器。其精准使用,是获取可靠结果的前提。

 


  第一步:环境准备与仪器预热
  选择洁净、无强气流干扰的实验室,避免背景气味污染。开启仪器电源,启动载气(高纯氮气或空气)系统,确保压力与流量符合要求。运行预热程序(通常10–30分钟),使传感器基线稳定,避免漂移影响。
  第二步:样品处理与进样准备
  根据样品形态(气体、液体或固体)选择合适进样方式:
  顶空进样:将样品置于密封瓶中,恒温孵育,使挥发性成分达到气液平衡;
  直接进样:使用气密性注射器抽取气体样品。
  确保样品瓶清洁、密封良好,避免交叉污染。
  第三步:参数设置与方法选择
  在控制软件中设定分析参数:
  进样模式:动态吹扫或静态顶空;
  传感器阵列组合:根据目标气味类型(如硫化物、醛类、酯类)启用相应传感器;
  响应时间:设定采样与清洗周期(如60秒采样,120秒清洗);
  数据采集频率:通常1–10 Hz,平衡数据量与响应速度。
  第四步:基线校正与空白运行
  通入洁净载气,待所有传感器信号稳定后执行“基线校正”,消除环境背景与仪器本底影响。随后运行一次空白样品(如空顶空瓶),确认无残留信号。
  第五步:样品测量与数据采集
  将处理好的样品接入进样系统,启动分析程序。仪器自动采集传感器阵列的电阻、电容或质量变化信号,生成动态响应曲线。每一样品建议重复2–3次,提高数据重现性。
  第六步:数据分析与仪器维护
  测试结束后,使用软件内置的模式识别算法(如主成分分析PCA、线性判别分析LDA)对数据进行降维与分类,识别气味差异或建立定性模型。关闭载气前,执行“清洗程序”以恢复传感器状态。定期校准传感器灵敏度,更换过滤器与密封件。

全国统一服务电话

025-86465277

电子邮箱:13913028277@163.com

公司地址:南京市玄武区四牌楼61号同创大厦618室

业务咨询微信